查看原文
其他

中国速度!8年前,他们仅用14个月建好沪杭高铁!

中建二局 2020-08-30

“建”证改革开放四十年

2018年,迎来了改革开放四十年

中建二局

在超越历史、超越对手、超越自我的

发展征程中留下许多珍贵记忆

“建”证改革开放四十年主题系列微信第十三期

带你走进沪杭铁路客运专线二标段项目

原本三年半的工期

在14个月内完美缔造

放一张老照片,讲一段老故事

汲取前人的智慧

集聚继续前行的力量

改革开放四十年

中国高铁,早已成为一张

闪耀世界的“国家名片”

四十年砥砺发展

成就了中国高铁八纵八横

超2.2万公里的最美交通画卷

今天,超超也带你回顾中建二局

承建的沪杭铁路客运专线二标段项目

TA的设计时速达到350公里

TA是中国建筑首个

高标准铁路客运专线工程

与时代同行,回眸铁路“巨变”


沪杭速度

14个月的极速挑战


高铁,中国闪耀世界的“国家名片”。2017年9月21日,“复兴号”高铁在京沪线上双向首发,持续运行速度达到350km/h,身在其中,定能享受“飞”一般的极速快感。


“好马配好鞍”,高速列车,当然要配高速铁路。9年前,设计时速达350公里的沪杭铁路客运专线开始动工,它是当时中国“四纵四横”客运专线网络中沪昆客运专线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

中建二局承担沪杭客专7.45公里横潦泾特大桥和Ⅱ型无砟轨道板预制、铺设两大施工任务。这是中国建筑首个高标准铁路客运专线工程。


铁路施工,对于中建二局乃至中国建筑来说,几乎是一张白纸。这意味着,该工程承载着中国建筑开拓高铁市场的创业使命。


但工程之初,项目建设者就面临着工艺技术难、压力风险高、施工精度严的诸多挑战。更要命的是,作为上海世博会的献礼工程,原本需要三年半的正常工期,要压缩在14个月内完成……


再除去1个月进场准备,从打下第1根桩,到实现竣工通车,只有13个月时间,这在国内绝无仅有。于是,中建二局迅速从各个项目抽调300余名建设者,进场仅1周,完成临建;15天完成征地127亩;30天内打下第一根桩……实现快速响应。


沪杭精度

误差不超0.2毫米的轨道板


想要快速高效,项目首先要征服的,就是德国CRTSⅡ型无砟轨道板,每块板相当于传统铁轨的10块枕木,铁轨直接固定在轨道板上。这一技术,在当时的国内,仅在京津和京沪线上使用。


5月进场,9月就要建成板场,10月实现规模化生产,完成超9000块轨道板。更重要的是,每一个重达8.6吨的轨道板,其承轨台表面平整度误差不能超过0.2毫米,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粗细。


如何保证每一块轨道板达到0.2毫米的精度?除了专业设备之外,各工种的配合就得相当默契,一项工序延误一分钟,不仅精度无法保障,整套流程下来,还会造成几个小时的延误。


为了让工人熟悉每一道工序,技术员决定集体上阵,运行生产线,让他们全程观看。经过连续16小时的实战演练,不仅工人们对工序要求更清晰,也让技术员掌握了提升速度的第一手资料。


此外,项目还自编“垫片正、钢筋直、八字扣、不仰头、不翘尾”等顺口溜卡片,让他们更明确工艺流程。

 

靠着这样的拼劲儿,项目不仅实现了规模生产,还一举打破国内同类轨道板单台生产27块板的最大生产量,创造了单台33块,两条同时生产66块轨道板的新纪录。


单块轨道板的生产,已由最初试生产时的5小时,缩短至3分钟,占据了同类板场建设的国内领先位置。


沪杭强度

空中制梁,巧转腾挪


在简支梁施工中。项目投入移动模架造桥机来制梁,是全线唯一采用该工艺的施工单位,也是中国建筑首次使用移动模架施工。


何为移动模架制梁?就是空中制梁,是集模板、支撑系统、过孔功能于一体,使箱梁钢筋绑扎、混凝土养护和模架转场在空中“一气呵成”,机械化程度高。


这就对模架安装队提出了更高要求。他们先从培训入手,对每一颗螺栓的连接,每一处焊点的焊接等等都明确了具体安全操作规程。不仅要做到安全,还得千方百计加快安装进度。


想要快,就要优化工序。其中,过孔移位是模架施工的关键工序,简单说,就是造桥机要在两个墩柱之间完成“对接”。过孔时,底模会完全打开,并向前移动,这时模架的整体刚度就会降低。

 

“大家对这些大家伙的呵护,比关心自己孩子都多……”安装队成员常开玩笑地说到。他们把后支脚支撑平台、底模架等进行了多重加固,还在前支腿前移到下一个墩柱前,创新性地增加一套垫块,直接省去了前移支腿固定安装的半天时间。


“即便多重保障,也常有胆战心惊的时刻。”原来,在第四套模架过首孔梁时,天气突变,狂风骤雨。模架在大风天气施工时,必须派人到上模架用钢丝绳锚固。但过孔施工,上模架的梯子已被拆掉,无法上去。


施工不能中断,锚固也不能省去。险情就是命令,那时,模架队五个人紧急行动,在做好安全保障后,三个人通过吊车的协助,直接登上模架,进行固定,其余两人紧紧盯着他们,以防出现危险。


整整四个小时,他们把模架完美固定,也未造成施工延误。


2010年9月,沪杭项目如期竣工。14个月的沪杭“大决战”成为现实。在这里,他们感受到了时间不够的压力,却也在这种极限挑战中,一次次突破,一次次加速前行。


他们先后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,实用新型专利4项,还形成了“不怕困难,勇于超越”的沪杭精神,“南征北战的铁军”,正如斯。


转型升级

更多中建二局轨道工程代表作


郑州地铁3号线

中国建筑与郑州市合作的首个地铁PPP项目


深圳地铁13号线

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载体


青岛地铁8号线

连接青岛主城区、红岛经济区

与新建胶东国际机场的重要骨干线路

太中银铁路

中国建筑首个铁路项目


哈大高铁

世界首条高寒区高铁


沈丹高铁

实现沈阳至丹东一小时经济圈


唐山至曹妃甸铁路

京津冀协同发展重点建设项目


(向右滑动查看)

每一个工程

都凝聚了一个个奋斗超越的故事

改革开放的发展之路

仍在前进

期待中建二局的转型升级之路

更稳健,更有力


“建”证改革开放四十年

素材来源:《亮剑沪杭》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中建二局投资公司及相关子企业

欢迎转载、转载请注明出处


如需其他资料,请文末留言联系超超悦悦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